疏慵余本性,放旷涵天真。自疑姑射来,藐然太古淳。
思与老彭游,坐阅冥灵春。世家守儒业,此志成越秦。
蹭蹬湛世伪,遂与英俊群。阔步处清禁,迎班趋紫宸。
高议预时事,客气矜要津。薪火不停焰,风波浩亡垠。
释筈前无的,将车后多尘。履地弗敢蹐,仰屋徒含颦。
兼济悼迟暮,独善惭隐沦。沥恳得嘉命,閒曹容病身。
性以净为体,慵乃德之纯。融师善知识,中散诚仁邻。
首慵废冠弁,腰慵捐佩绅。手慵如槁枝,足慵若奇轮。
耳目遗声色,鼻舌忘馨辛。内乐极委顺,中扃收精神。
大观齐诸物,万化同一均。祸兮福所倚,名与身孰亲。
何须人林壑,自是逍遥人。
閒居述怀。宋代。张方平。 疏慵余本性,放旷涵天真。自疑姑射来,藐然太古淳。思与老彭游,坐阅冥灵春。世家守儒业,此志成越秦。蹭蹬湛世伪,遂与英俊群。阔步处清禁,迎班趋紫宸。高议预时事,客气矜要津。薪火不停焰,风波浩亡垠。释筈前无的,将车后多尘。履地弗敢蹐,仰屋徒含颦。兼济悼迟暮,独善惭隐沦。沥恳得嘉命,閒曹容病身。性以净为体,慵乃德之纯。融师善知识,中散诚仁邻。首慵废冠弁,腰慵捐佩绅。手慵如槁枝,足慵若奇轮。耳目遗声色,鼻舌忘馨辛。内乐极委顺,中扃收精神。大观齐诸物,万化同一均。祸兮福所倚,名与身孰亲。何须人林壑,自是逍遥人。
(1007—1091)应天宋城人,字安道,号乐全居士。仁宗景祐元年举茂才异等科,复中贤良方正科。历知昆山县,通判睦州。西夏入犯,上平戎十策。历知谏院,论建甚多,主与西夏讲和。累进翰林学士,拜御史中丞,改三司使。出知数州府。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学士承旨。神宗即位,拜参知政事,反对任用王安石,极论新法之害。以太子少师致仕。既告老,而论事益切,于用兵、起狱尤反复言之。卒谥文定。有《乐全集》。 ...
张方平。 (1007—1091)应天宋城人,字安道,号乐全居士。仁宗景祐元年举茂才异等科,复中贤良方正科。历知昆山县,通判睦州。西夏入犯,上平戎十策。历知谏院,论建甚多,主与西夏讲和。累进翰林学士,拜御史中丞,改三司使。出知数州府。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学士承旨。神宗即位,拜参知政事,反对任用王安石,极论新法之害。以太子少师致仕。既告老,而论事益切,于用兵、起狱尤反复言之。卒谥文定。有《乐全集》。
相和歌辞。公无渡河。唐代。王建。 渡头恶天两岸远,波涛塞川如叠坂。幸无白刃驱向前,何用将身自弃捐。蛟龙啮尸鱼食血,黄泥直下无青天。男儿纵轻妇人语,惜君性命还须取。妇人无力挽断衣,舟沉身死悔难追。公无渡河公自为。
次韵程弟 其八。宋代。方岳。 莫为盘飧烹不鸣,借公松石听溪声。貂蝉只是麒麟楦,寄语诸公卿自卿。
诗偈 其一五九。唐代。庞蕴。 尘六门前唤,无情呼不入。二彼总空空,自然唇不湿。从此绝因缘,葛五随缘出。惟有空寂舍,圆八同金七。